四川政协报:通江县政协倾力助推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带着农民干 帮着农民赚

(点击图片查看来源)

 

通江县政协倾力助推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

带着农民干 帮着农民赚

  “我们将做好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优化合作模式,带着农民干;健全经营机制,帮着农民赚,努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在近日召开的2018年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动员会上,在场民营企业家激情发言。

  四川通江,被誉为“中国银耳之乡”。但近年来,由于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滞缓。2017年8月,通江县委、县政府为持续发展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成立了7个特色产业推进工作组,由县政协主抓主推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抓什么,怎么抓?这成了摆在县政协面前的一道难题。

  摸实情 全面了解发展现状

  “银耳产业既是我县的传统产业,又是特色产业,经过上百年的种植发展,其品牌价值高、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好,但目前离做大做强、有力助推脱贫奔康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该怎么抓?”作为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推进工作组组长,通江县政协主席闫丕川一直在苦思对策。

  “必须全面调查分析,摸清家底。”闫丕川深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道理。随即他在县政协机关内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经过充分讨论,县政协决定抽调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与推进工作组成员单位人员组成7个小组,深入公司企业、乡镇部门、产业基地、经销商户、种植农户了解情况,就耳林资源、菌种研发、产品质量、技术人才、专业市场及质量监管、宣传推进方案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查,全面掌握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

  找症结 深入分析制约因素

  “菌种我们也不晓得哪个好,只有每种都试着种一点”“6月出耳率很高,但是7月高温造成大面积流耳现象,全年基本绝收”“市场上的银耳很难辨别真假”……面对不同层面、不同渠道反馈的问题,调查组成员有些犯难了。

  “问题很多,大家都感到压力很大。”推进组成员、通江县农业局总农艺师李仁洲表示。经过综合分析研判,症结大致可以归纳为:认识没有真正到位,致使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长期难以突围;科技支撑不力,产量上不去,“有牌无量”现象特别突出;生产规模较小,缺乏青壮劳动力,比较效益不高、产业链条不长、抗风险能力弱,一些企业和农户有后顾之忧;服务体系缺失,技术推广体系断档,保障体系未形成,物流体系未完全建立,无专门的通江银耳交易市场,公用品牌管理不科学,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由于市场较为混乱,菌种生产没有统一的标准,种植户难以鉴别和选择,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通江银耳的品牌优势将不断弱化。”李仁洲十分忧心。

  取真经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怎样才能让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真正成为支柱产业,助推全县群众脱贫奔康?这个问题着实让人“劳心费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必须走出去,向福建古田等地取经。”经过商议后,推进组迅速制定了外出学习考察方案。 2017年11月8日至14日,闫丕川带领推进工作组成员、相关乡镇和部分企业负责人先后到福建省古田县、浙江省龙泉市、河南省信阳市取经,并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有关专家求教。

  “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是怎么服务贵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批发市场如何管理?”“耳堂地面向下深挖20厘米到底有哪些作用?”推进工作组在考察过程中虚心提问,认真记录。虽然神经一直紧绷,但这次考察也给大家吃下了“定心丸”。

  强推进 确保实现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一年止滑回升,三年实现倍增,五年稳步提升。”这是推进工作组取回“真经”,再次深入乡镇充分调研后确定的发展目标。

  2017年12月,县政协组织牵头召开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动员会,从目标、思路、举措等方面,对做大做强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作了详细全面的安排部署,并重点强调了2018年的工作任务。该项工作得到巴中市委领导肯定性批示。

  诺水河镇镇长闫军参加动员会后,热情高涨、信心满满,“我们在产业扶贫方面找到了明确的方向,回去后要立即行动,积极做好准备工作。”

  目前,该县2018年100万袋(瓶)的年标准菌种用量任务已全部落实到各有关乡镇。在县政协的牵头主抓下,技术培训、专项打假活动等工作将于近期全面启动。□杜甫 张学隆转自《四川政协报》2018年01月04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