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平坦干净的村道、便民道,串起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微菜园内,花卉与蔬菜相互映衬;果树遍布山坡,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在通江县春在镇棋子顶村,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以前的环境可不是这样。过去村里的产业没有形成集群,周边环境更是乱糟糟的。”村民李鹏生高兴地说,“现在村里环境改善了,我们住得也更舒心了。”
这些改变并非一蹴而就,其背后离不开通江县政协的不懈努力与积极作为。 2023年,县政协主席会议明确提出,要抓住内江市对口帮扶的机遇,聚焦村容村貌提升及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注入强劲动力。县政协强化联动协作,充分发挥乡镇政协工委作用,与党员及群众代表紧密合作,广泛倾听民意、深入了解民情。通过健全优化机制,深入推进“有事来协商”工作,深化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有效助推群众关心关注的难题得到解决。
2023年4月,春在镇政协工委主任李双在收集社情民意信息时,收到棋子顶村村民代表反映情况:“我们这儿环境真的是脏乱差,门前小路还存在破损,影响群众安全出行。”随后,李双将实地调研、研判情况上报给县政协。得知这一情况后,县政协迅速行动,组织调研组实地察看、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并召开专题协商议政会议,形成详细调研报告,并积极对接内江市帮扶力量,投入资金进行整治提升,让棋子顶村焕发新的生机。
棋子顶村党总支书记倪尚鑫介绍说: “近年来,棋子顶村以聚居点为核心,改造提升184户住房及庭院环境,同时组建各类自治协会7个,以村民自治为抓手,让文明之风吹进群众心坎里。”
在县政协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乡村正经历着这样的 “蝶变”。山地梅花鸡是通江独有的特色农产品,刘清木是松溪乡回龙场村的一名梅花鸡养殖户。过去,他的养殖规模不大,但随着养殖数量逐渐增加,新问题开始出现——没有合理的排污设施,一到夏天,刺鼻的气味弥漫,对周围村民的生活环境影响颇大。
2024年5月,恰逢县政协主席、山地梅花鸡产业链链长王茂生带队调研,村民代表刘晓霖反映了这一问题:“发展产业是好事,我们也很支持,但这环境卫生真的让人头疼,希望能尽快处理好。”得知这一情况后,调研组立即与群众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围坐在一起进行协商。
2024年6月底,王茂生再次带队来到回龙场村,围绕“抓好群众产业帮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进一步开展“院坝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对接内江市帮扶力量,迅速在新建安置点为养殖户建设集中养殖化粪池和围栏。当年8月11日,30立方米的集中化粪池顺利落成。此后,养殖场的刺鼻气味消散,养殖规模得以进一步扩大,梅花鸡的生长环境也更加干净卫生。
“县政协的倾情帮助以及内江市结对帮扶通江县工作队的大力帮扶,真是帮到了我们的心坎上。以前我愁养殖的污染问题,愁和邻居的关系。现在好了,有了这化粪池,我可以安心搞养殖了。”刘清木笑着说。
县政协人资环委主任杜浩介绍,通过对接内江市帮扶力量, 2024年,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投入40万元用于新场镇采购垃圾车1辆、垃圾桶35个和回龙场村新建安置点集中养殖化粪池30立方米和围栏3000米。
“我们将通力协作配合,打好‘组合拳’。”王茂生表示,接下来,将紧紧围绕通江县发展需求,利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绿色资源和区位优势,助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全县乡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