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当年红军是如何战斗和生活的?”11月16日,通江县实验小学组织三、四年级的学生往川陕苏区综合实践教育营地开展研学活动。据了解,本学期开始,红色研学活动正式被纳入通江县中小学教学课程离不开县政协的一份提案。
“建议在中小学常规课程里纳入红色研学课程,让学生学习了解家乡的红色历史背景,厚植家国情怀。”今年两会期间,一件名为《扎根本土,让通江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提案引起与会委员热议。在提案人陈诚委员看来,将本土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建设既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时代要求,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的现实需要。
今年3月,《扎根本土,让通江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提案被确定为年度重点提案,由县委、县政协领导牵头督办。
6月,县委出台《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充分挖掘通江红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培育思政教育品牌;用好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等红色研学基地,打造红色研学实践课程,强化实践育人。”
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全县各地纷纷探索通江思政课建设“新模式”。先后建成毛浴坝会议会址、“三李故居”等研学实践教育基地5个;编制本土红色教材12套;参与授课的专兼职教师约100余人;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共约200场次,参与学生1600余人次。
县政协主席王茂生表示,下一步县政协将聚焦县委“建设川陕苏区精神传承高地”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社会功能,扎实开展“同心共建现代化通江”专项活动,不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