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政协报:让政协履职更有力量——通江县政协着力破解“两个薄弱”问题

 

让政协履职更有力量——通江县政协着力破解“两个薄弱”问题

 

近日,通江县政协第六个 “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在县人民医院举行,这标志着县政协在破解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两个薄弱”方面又迈出了新步伐。

医卫界政协委员工作室揭牌。通江县政协供图

   

“我们将通过委员专家门诊、健康学堂、技术学堂、下乡义诊、协商交流、读书学习等多种形式服务群众。”县政协委员、医卫界政协委员工作室召集人郭斌介绍,工作室现有委员11名,以县级医院医疗专家为主,接下来将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医卫特色的政协服务平台。    

“两个薄弱”是制约基层政协提升工作质量的瓶颈,也是直接影响其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短板。换届以来,通江县政协全面贯彻党对政协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以改革创新、务实有力的举措,集中精力研究破解“两个薄弱”问题,取得明显成效,相关措施和经验得到省政协主要领导批示。    
强弱项  确保“有人干”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破解“两个薄弱”问题,关键要搞清楚薄在哪里、弱在何处。    
“机构设置有待规范、‘一人委’、干部结构老化、委员管理服务有待加强等问题都很普遍。”年初,在通江县政协围绕破解“两个薄弱”召开的专题会上,县政协各委(室)负责人直言不讳。    
干好政协工作,关键在人。在县委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县政协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坚持“内外兼修”,统筹职数和编制,积极创新人员编制及调配管理,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并提出将政协专项经费、常委及委员履职经费、基层政协建设经费等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给予保障。    
同时,县政协通过在机关增设理论研究室、农业农村委、民族宗教委和港澳台侨委,新增事业编,61名机关干部职工40岁以下占比56%,政协机关呈现逐年“年轻化”。    
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也是破解“两个薄弱”中的关键一环,如何充分调动他们的履职热情?对此,县政协委员委主任邹建建议,“应制定相关刚性举措,畅通委员进出渠道,打造一支肯担当、善担当、真担当的委员队伍。”    
为促使委员履职更有活力,县政协按照行业相近、工作相关的原则,组建10个行业委员工作组,有效解决部门委员力量单薄的问题;同时,按照“准入标准化、履职清单化、服务网格化、激励制度化”标准加强委员教育管理,充分激发了基层政协履职的整体效能。
补短板  确保“有事干”    
解决了“有人干”的问题,怎么实现高质量发展?通江县政协始终坚持把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作为政协履职的基础和关键,多渠道、多手段、多途径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选题精准、准备充分、协商有序、回应给力。”10月26日,巴中市政协主席侯中文在参加通江县政协举办的“同心共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小微协商会上由衷点赞。    
今年5月,《当委员比贡献 持续深化“聚引帮”,同心共建现代化通江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引发热议,广大政协干部和政协委员精神振奋,信心满怀,凝聚起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共识。    
《方案》明确提出,全县政协要围绕思想引领同心、调研协商提质、招商引资促进、助企纾困暖心、助农联农帮扶、科教兴县助力、健康通江惠民、文旅融合提升、生态文明携手、基层治理顺心“十大行动”履职尽责,这无疑为基层政协服务县域发展打开了突破口、明确了发力点。    

图片       县 政协围绕助推 县委“三大跨越”专题视察重大项 目推进情况。 通江县政协供图

   
“我们围绕县委‘三大跨越’建立3个大网格,围绕通江银耳、山地梅花鸡等十大主导产业链建立10个中网格,围绕全县33个乡镇(街道)建立33个小网格,将全县225名政协委员划分到‘大中小’网格履职,分别由主席会议成员、行业工作组、乡镇(街道)政协工委牵头组织委员开展三亮三比活动,俨然形成了一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履职新局面。”县政协秘书长陈诚表示。    
农业界委员依托委员工作室围绕“助农联农帮扶行动”开展各类小微协商26次,形成协商成果47个;医卫界委员围绕“健康通江惠民行动”开展专题调研视察14次,组织医疗专家开展义诊活动5次,惠及群众1600余人次;工业园委员工作室积极组织委员围绕园区综合发展、园区产业配套、园区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开展协商议事38场次,解决实际问题312件次........一件又件鲜活的事例不断涌现。    
此外,为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江县政协还出台了《县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管理办法(试行)》,围绕全县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建立四个专项“智库”、围绕参政议政建立“协商人才库”;为打破委员固有界别界限,创新围绕县委耕地撂荒现状及对策研讨、通江县职业教育发展等重点设立8个重点课题研究工作小组,提出的82条意见建议被县委采纳。    
重质效  确保“干出彩”    
前不久,县政协委员陈郁儒再次被四川省授予“四川返乡入乡创业明星”称号,而这只是县政协广大政协委员高质量履职的一个缩影。    
“通江银耳”是通江一张靓丽的品牌。如何助力实现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如何实现通江银耳现代农业园的提质增效?这是通江县政协长期关注的问题。    
为此,县政协农业农村委多次联动陈河镇、新场镇、涪阳镇政协工委反复调研,只为耳林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价值,助农富农增收提供可靠路径。    
11月22日,“耳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协商会在陈河镇召开。经过3个多小时的充分协商,相关部门主动认领,承办实施协商决议事项,并形成了对耳林资源培育保护与耳林开发利用17个方面的协商意见并呈报县委。    
“后续将持续跟踪落实《耳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专项规划方案》《高产耳林培育多元开发指导意见》《耳木耳林文创产品开发指导意见》等协商成果落地落实,坚决防止协商流于形式。”县政协主席王茂生当即表态。    

图片      

县政协组织委员前往广纳镇政协工委调研破解“两个薄弱”工作。通江县政协供图

   

“坚持把出精品、创品牌、求实效贯穿履职全过程,是我们历来的工作作风。”县政协副主席吴华智表示,不仅要注重“面上铺开”,更要保证“点上出彩”。    

值得一提的是,县政协在聚焦主责主业、助力基层治理方面也“做足了文章”。通过打造“有事来协商”升级版,以打造“委员沙龙”“一委一品牌”为抓手,开展各类协商活动154次;组织全县政协委员开展各类调研活动363次,形成意见建议289条;积极向省、市、县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诉求,累计收集社情民意121条,37篇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国、省、市政协采用......    

“政协工作有为才有位”,王茂生表示,下一步县政协将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抓常抓长、久久为功,着力在解决“两个薄弱”问题上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让基层政协工作更具活力、更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