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相辉映巴山春意浓
——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焕新貌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5月24日 第 01 版)
本报记者 韩冬 通讯员 张剑桥 陈天波
青山叠翠、松柏葱郁,近日,记者和正在四川省巴中市调研的委员们走进坐落于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在这个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里,长眠着25048名红军烈士,其中17225名红军烈士没有留下姓名。
在无名烈士纪念园,那一颗颗殷红的五角星述说新中国的繁荣昌盛;站在铁血丹心主题雕塑前,眺望着川陕革命老区这片涌动着春潮的沃土,委员们赞叹,好一幅红绿交相辉映的美好画卷。
走近通江县瓦室镇夏家村,一片生机勃勃,稻田中,嫩绿的水稻如一片片绿色的地毯,长势喜人;田埂上,正在发菌的耳棒整整齐齐地码了一层又一层……
“当前气温回暖,要做好技术措施前置”“种子必须加拌种衣剂,防止苗期感染根部病害和地下害虫侵害”“垄沟必须要在30厘米以上”……循声望去,县政协委员李江正忙着通过微信、视频连线指导农户种植大豆;县政协委员李金勇正在田间地头为村民讲解着玉米的移栽技术。正是春耕农忙时,通江县100余名县政协委员扎进田间地头,送技术、送物资、送政策,帮助群众抢抓节令,有针对性地围绕当地水利建设、科学防旱、田间管理等,谋划春耕生产。
“今年,我们结合县上出台的‘粮十条’‘耕八条’等保障措施,发出倡议书,号召广大政协委员全力助力春耕生产。”县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开始以来,委员们已开展专题培训10余次,帮助农民群众解决春耕生产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400余个。同时,县政协还成立了6个工作组,分别由主席、副主席带队深入全县33个乡镇村社及农户开展调研。调研形成的建议意见得到了重视和采纳。
“下一步,我们将赓续红色基因,永葆为民情怀,认真履职尽责,引导委员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献智出力,为老区振兴思良策、务实功、出真效。”县政协主席王茂生表示。
走进南江县正直镇长滩村,极具地方特色的巴山新居镶嵌在群山之中。村中,房屋错落有致,干净整洁;村外,彩林环绕,阡陌交错,好一座世外桃源。
“现在环境好了,来耍的人也多了,我们的收入翻了好几番。”村民孙克碧告诉记者,以前的长滩村只是大山深处的一个闭塞村庄。如今,该村已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乡村旅游景区,年旅游产值近2000万元,人均农民收入提升到10500元。被评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四川省百强名村、省级“四好村”。
家乡越建越美,生活越过越好,幸福的生活如何更上一层楼?在村委会的“有事来协商”议事室,县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镇、村干部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坐在一起,围绕进一步提升该村人居环境展开讨论。村民代表、村干部、政协委员有序发言,相关单位负责人一一回应,热烈而有序,大家很快对多项议题达成一致。
走出会场,村民代表俞金和高兴地说,“通过这样的小微协商,村上解决了车辆乱停乱放、民宿管理等问题,我们很满意。”
“长滩村的这场小微协商是我县探索政协参与社会基层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县政协主席吴开财表示,在“有事来协商”议事平台上,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大事小事,有序地开展协商议事,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还唤起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村民一起谋事干事的热情,成为助力南江越美越富、越富越美的动力源泉。
清明时节,位于万源市的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迎来了一批批前来参观、悼念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这座被青松环抱的陈列馆,通过实物展出、沙盘展示、摄影绘画、文字解说等方式,再现了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8万红军将士与20余万国民党军血战万源的历史场景。
走进位于茶垭乡的富硒科普馆,这个从规划立项开始就牵动着许多委员目光的展馆,正在展示万源地区富硒土壤与特色产业发展的成果。不少委员企业积极投身富硒茶叶产业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红色基因是万源绿色发展的互补色和保护色,红色文化资源与万源丰富的绿色自然生态资源有机结合,对促进万源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市政协主席陈国斌表示,要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多建利民之言,多办利民之事,在振兴老区的新征程中贡献力量、展现担当、彰显作为。
坐上返程的汽车,翻看着手机中的《四川省“十四五”川陕革命老区发展规划》,耳边仿佛吹响了老区振兴的号角。脚下,宽阔的高速公路打破了群山的桎梏,一头连着红色革命老区,一头连着美好明天。 (转自《人民政协报》2021年9月1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