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银耳的前世今生
闫丕川
通江银耳历史悠久,发轫于盛唐,食用于宋元,入药于明清,是清廷御膳之珍馐。据清末德龄《御香缥缈录·御膳房》记载:“譬如说银耳那样的东西,它的市价是贵极了,往往一小匣的银耳,要约一、二十两银子才买得到……最好的银耳,已成为四川省做官的人孝敬太后的一种专利品。”通江银耳食药两用,被誉为“耳中极品”“菌中魁首”。张仁安《本草诗解药性注》谓通江银耳“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诚润肺滋阴要品,为人参、鹿茸、燕窝所不及”。在食用菌界有“世界银耳在中国,中国银耳在通江”之说。1995年3月,“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正式将通江县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
一方神奇的土地:
孕育道法自然的绿色天珍
地处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东段南麓的通江,是温带暖湿气流与北方干旱气流的交汇地,境内地貌多样,大、小通江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境,森林覆盖率达64.96%,海拔305.9-2088.6米,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6.6℃,年日照时数1318.4小时,年降雨量1193.8毫米,无霜期280天左右,是银耳生长所需的优质树种——青冈树生长的绝佳环境。其中,尤以陈河镇雾露溪畔的九湾十八包为佳,这里青山环围、溪流盘曲、雨水调匀、温湿皆宜、林木丰茂,其间有雾露台,常年云雾萦绕,成片成团,穿林入舍,万树挂珠,坠露淅沥,愈是天旱,其雾愈浓,四季皆然,是优质银耳得天独厚的孕育繁衍之地,“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就是对它的写照。通江银耳问世伊始,就以冰肌玉骨的姿颜、神奇独特的功效,被人们誉为银耳“仙子”。
银耳作为一种真菌,在大自然中已存在千千万万年了,由于它的生长对自然环境,特别是对温度、湿度、空气有严格的要求和选择,所以在人工栽培以前,它不可能成片集中生长,只是伴随黑木耳偶然出现在林木和干枯的木材上。据民国《续修通江县志稿》记载,清同治四年(1865年),陈河耳农规模培育黑木耳,间有较多银耳产出,耳农经过反复试种,清光绪六至七年(1880-1881年)终于获得成功,银耳生产开始从野生走向人工种植。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传统的生产工艺成就了通江银耳的上佳品质。通江银耳耳片厚实,绽放时美如凝脂、晶莹剔透、富有弹性;烘干时色白略带米黄、空松油润、不易氧化褐变,具有浓郁的芳樟醇香;发泡后膨胀率大,易炖化,熬制后汤若胶露、丝滑不断,食之味美爽口,回味无穷。唐慎生在《抗癌纵横谈-探索与希望》中阐述:通江银耳具有强精补肾滋阴、润肺生津止咳、清热润肠益胃、补气活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嫩肤美容抑癌等功效。通江银耳被收入到《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川道地中药材志》。
一段难忘的记忆:
回眸古法匠心的求索之路
19世纪末,随着人工种植银耳技术的不断探索推广,陈河、涪阳等地已大量种植段木银耳,并带动了全县有条件的地方种植。随后人工种植银耳技术迅速推广传播,清光绪末年传入万源,民国十年传入南江,还相继传播到陕西、湖北、河南、福建等省以及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1949年前,由于通江银耳的品质好、产量低,因此价格堪比黄金。以陈利生、母毓恩、母碧田为代表的通江商人在上海成立了“金利成”“庆丰泰”“太平”等商号,通江银耳十分畅销,清末即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各国,陈河、涪阳等场镇一时商贾云集,被称为“小上海”。川陕苏区时期,通江银耳还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为川陕革命根据地军民换回了大量紧缺物品,打破了敌人的严密封锁。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耳林资源保护和通江银耳科技研发,1959年,邀请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教授陈梅朋到通江实地指导,并先后培养了屈全飘、何贻泉等本土专家。1967年,以屈全飘为骨干的团队研究出了段木新法栽培技术,较旧法栽培单产提高6倍,且产量逐年递增,1985年通江银耳产量达100吨(干品),通江银耳产业逐渐成为创税富民的特色产业。期间,尤以小通江河流域乡镇为主,各地视青冈树为致富树严加保护,遵循“坐七砍八”的采伐规范,在保护中利用,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经过一百多年来的探索实践,逐步总结出建堂、砍山、断木、架晒、接种、发菌、排堂、采摘、淘洗、烘烤等生产流程,其技艺传承了古法技术、饱含了工匠精神,所以弥足珍贵。随着代料工厂化生产银耳技术推广,一些地方已大规模生产银耳,但通江段木银耳生产技术一直传承至今,并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完善提高。1991年以来,通江县举办了三届通江银耳节,先后在通江银耳发祥地陈河和县城修建了通江银耳博物馆,对通江银耳的历史典故、种植技术、发展过程、神奇功效、产品开发等作了全方位介绍。
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既有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快速发展,又有受技术、市场等方面影响而出现的起伏回落。由于受外出务工、菌种研发、市场拓展的影响,一度时间,通江银耳的产量增长缓慢,加之通江银耳品牌缺乏有效保护,导致通江银耳的核心竞争力减弱,挫伤了一些企业和耳农的生产积极性。
一张金色的名片:
打开财富之门的生态密码
近年来,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特色产业突破发展,县委、县政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做大做强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的信心不动摇,成立了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推进工作组,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的决定》,编制了《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通江银耳产业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持续开展“产量倍增、品质提升、品牌建设”三大行动,着力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精产品、做响品牌、做活市场、做优环境,通过加强耳林资源保护利用、突出园区示范引领、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全力延伸产业链条等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9年,通江银耳荣登四川“一城一品”金榜,入选中国农产品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第一批)价值评估榜单,品牌价值达40.41亿元。通江县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8部委认定为四川省通江县通江银耳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品通江银耳、享绿色天珍”广告在中央电视台14个频道滚动播出后,通江银耳真正成为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2020年,通江银耳(食用菌)产量产值创历史新高,通江银耳产量达到375吨(干品),有效带动8000多户2万余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通江银耳面膜、精油、原液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欢迎。同时,通江银耳在同仁堂上架,还借力“一带一路”,搭乘中欧班列走向世界。
通江耳林资源丰富,全县现有耳林资源155.3万亩,蓄积652.3万立方米。坚持严格保护与科学利用相结合,通过新植标准化耳林和加强低产耳林改造等措施,确保了耳林资源永续利用。
为推进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坚持科技支撑,主攻单产,千方百计提质增量。全县以通江银耳科研所为中心,配置优质设备,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合作交流和科技创新,成功研发出川银耳1号、2号、野-4、20-1等4个性能稳定、品质优良的新型菌种;依托县职业高中、农民大讲堂,培养“种耳接班人”;利用废旧耳棒种植代料木耳、香菇、羊肚菌、大球盖菇均获得成功,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以创建“小通江流域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省级)”为抓手,制定了《段木银耳耳棒生产规范》《通江银耳等级规格》《通江银耳栽培基地建设规范》等标准;正在加快溯源体系建设,建立“双随机、一公开”联勤联动机制,严格商标使用,持续打假治劣,保护通江银耳品牌;充分发挥中国通江银耳交易展示中心作用,推进通江银耳筛选分级、分类销售,满足高中低各类消费需求;全力延伸产业链条,支持新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在通江银耳食用、药用、化妆品等方面开发一批高附加值产品,努力展示通江银耳的特质。
加大通江银耳宣传力度,积极培育银耳文化,先后创作了《巴山恋歌》《通江美》《银耳花开》《银耳姑娘》等一批以通江银耳为主题的文艺作品,经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后,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9年,通江银耳传统生产技艺,成功申报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江银耳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其前世因是御用珍馐,令人敬而远之;其今生成为百姓佳肴,备受人们青睐。我们坚信,在加快建设“一区三地、红色通江”和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县的征程中,通江银耳将乘乡村振兴的东风,进一步擦亮绿色、彰显特色、保持本色,焕发勃勃生机,造福老区人民。 (转自《巴中日报》2021年8月21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