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初心担使命 话未来展宏图
——“重走初心路•川渝新发现”巴蜀行联合采访特别报道
编者按:通江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红色通江遍布着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浴血奋战的足迹,孕育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有着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等众多革命遗址遗迹。绿色通江地处北纬31 度、森林覆盖率达64.97%,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通江银耳、青峪黑猪、罗村茶叶等特色优质农产品享誉中外。
5月18日至19日,“重走初心路•川渝新发现”巴蜀行联合采访团走进城口县、通江县,共同追忆红色圣地上革命先烈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实地探寻昔日红色老区的绿色新貌。
四川通江:红色基因永传承 革命老区新发展
☆探寻初心路
青山埋忠骨 巴水镌信仰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面对敌人的围剿,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于1932年12月转战“通南巴地区”,从通江县两河口入川创建了以该县为中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建立时仅有2万余人的规模,到1935年部队及地方干部共计近10万人。这片巴山革命圣地,孕育了强大的红色生命力。
坐落在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以及大通江河与圆池河交汇处的毛浴古镇,正是对这段历史的铭记。川渝两地政协媒体“重走初心路•川渝新发现”巴蜀行联合采访团走进王坪村和毛浴古镇,用心倾听当年在这里发生的那段英雄故事。
通江青山埋忠骨
2012年2月3日,通江县用了一天时间将散葬在全县23个乡镇50处烈士墓区中的17225名烈士集中迁至扩建完成后的陵园。县政协委员、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副馆长李坤蓉介绍说:“当时,近5000名基层干部、300余名公安干警和武警战士参与了集中迁葬。”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整个迁墓队伍浩浩荡荡,各地群众或燃放鞭炮、焚烧纸钱,或佩戴白花,排成长队,庄严肃穆地完成了全县17225口烈士墓的迁移和安葬。至此,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内共安埋了25000余名红军烈士。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座红军为战友修建的陵园,也是全国安埋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整个陵园园区占地150亩,按照“一轴两辅”区域划分,呈扇形分布,依山就势而成。千秋大道连接铁血丹心广场、陵园集墓区与无名烈士纪念园。无名烈士纪念园中的无名烈士墓区按照烈士们原来的安息地,分为50个小区域,墓碑也参照原先无名烈士墓的样式设计。陵园内还建有英烈纪念广场、英烈纪念墙、“川陕忠魂”主题雕塑。
采访队伍沿着千秋大道拾级而上,大巴山干部学院组织的学员正在英勇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篮。英勇烈士纪念碑由时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张琴秋设计并题写碑文,墓碑正上方镌刻有镰刀斧头的组合图案,其方向朝下,寓意“默哀低垂,全党同悲”。墓碑左右两侧是两门用石头雕凿的石炮,寓意红军将士永远进击、永不休止的钢铁意志。手持拐杖的守陵人王建刚为学员们讲起了他父亲临终前的嘱托:“父亲把我喊到他身边说‘我们不能忘记烈士们,他们离开家乡和亲人在这里战斗、在这里长眠。每年清明到了,要有人为他们扫扫墓’。”
站在山上俯瞰整个陵园,如同一把巨大的火炬镶嵌在青山绿水间。上万颗五角红星闪烁,那是烈士们长眠于青山之中。走出陵园时,眺望远方山崖,可以看见“赤化全川”四字标语。这是通江县境内最著名的一处红色标语。新中国成立后,仍有4000 余幅红军石刻标语散落在巴中市的城镇和乡村。巴中市是全国红军石刻标语保存最多的地区,仅通江县境内至今保存完好的红军石刻标语就达千条。
联合采访团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记者 王天雨 摄
红军训词镌信仰
1934年11月,红四方面军在通江县毛浴镇召开全军党政工作会议,提出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训词。联合采访团走进毛浴古镇,好似翻阅一本厚重的历史书。
毛浴古镇,又名毛裕镇、龙舌镇,其历史可追溯到唐朝。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进入通江后,红十一师进驻毛浴古镇。红军时期,这里是连接川陕苏区首府通江至红军后勤基地苦草坝和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王坪的水陆交通枢纽,是红军北出川陕到汉中,东达万源、西临南江、南至宣汉等地的重要军事要道。古镇不大,三面环水,属川东民居建筑风格,现在的屋子外墙均涂抹成赭红色。镇上没有深宅大院,每户人家的门面只有三五米宽,有些小天井用于晾衣服晒棉被,有的还种着花草。临街民居多为一楼一底,下面是店铺、上面是住宅。
镇上的店招大多带有革命色彩,如红军挂面、独立营甜点、根据地百货、红色年代等。每个店铺的对联也很有特色,如“红四方旅餐馆”门前对联是:聚餐当思前贤苦,畅饮莫忘先烈情;“红色年代”门前则写着:比起恩人共产党,巴山太低海太浅。在古镇主街道龙舌街22号,一户悬挂着“光荣之家”牌匾的门前,挂着的对联与时俱进:党的恩情暖人心,扶贫改策润万家。
红军挂面是古镇特色,流传着一段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古镇居民谢裕德拥有一手制作挂面的好手艺,在红军进驻镇上后,他将家中可以碾碎的谷物和着面粉制作成挂面,煮给红军吃。后来人们就把镇上的手工面亲切地称为“红军挂面”。如今,谢裕德的孙子谢明友和妻子张正秀在毛浴镇21 号经营的挂面加工坊,依然延续传统手工制作方式,讲述着“红军挂面”的故事。
担当筑梦新时代
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带领革命老区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幸福新生活,是当地党委政府长期以来关心关注的重点。
就如何做好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这一主题,通江县政协主席闫丕川介绍了政协作为:“围绕传承‘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精神,发挥优势、创新履职,在保护和发展红色文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2018年7月,川陕渝9个市60个县(市、区)政协代表和特邀嘉宾近200 人欢聚一堂,就助推《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落实落地建言献策,受到全国政协和省政协的充分肯定。“井冈山的燎原星火、宝塔山的窑洞灯光、大别山的清风翠竹、祁连山的大漠冷月、大巴山的铁血丹心,共同见证了中国革命事业的苦难辉煌,我们将积极与井冈山、宝塔山、大别山、祁连山、大巴山‘五山’地区有关政协对接联系,就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进行研讨,促进红色资源共享、政协工作互动、老区情感相融。”闫丕川说。
在王坪村,按照通江县“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要求,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保护修缮为契机、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扶贫开发为重点、以新村建设为载体,进行系统规划和建设,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2012年底开始,在王坪村新建了12公里环线公路,将烈士陵园、总医院旧址群、村民聚居点、大城寨古城堡和”赤化全川“石刻标语观景台连成一体,既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又更好地保护了烈士陵园。
成功探索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路,对王坪村的村民来说,是一次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当地逐步实现了以传统农业为主向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华丽转身。
红军烈士陵园后方有一个占地500余亩的培植中草药园。当年,红四方面军总医院在这里种植了60余种药材,克服了药品奇缺的困难。如今,这个培植中草药园既是一个纪念园,又是一个体验园,更是一个产业示范园。该园由政府引进的企业投资建设,当地群众以土地入股。园里种植了菊花、百合、麦冬、芦荟、枸杞等,每年还可为前来祭拜红军英烈的客人提供近100万枝鲜花。此外,以旅游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也日趋成熟,王坪村已发展了多家农家乐,还兴办了乡村酒店。走进这些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就能吃上地道的川东北农家饭菜。
与王坪村发展类似,毛浴古镇也走出了有自己特色的发展致富路。通过打出古镇与红色资源“融合牌”,以商贸、旅游经济为主,当地居民广泛经营地方特色农产品加工以及餐饮住宿等,热情接待八方宾客。(记者 陈冰馨)
☆ 通江新发现
擦亮“通江银耳”金字招牌
通江,中国银耳发祥地。当地银耳栽培历史悠久,发轫于盛唐、食用于宋元、入药于明清,是清代御膳之珍馐。1995年,通江县被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享有“世界银耳在中国,中国银耳在通江”的美誉。
通江地处秦巴山区南麓,气候湿润,地貌类型多样,大小通江河贯穿全境,整体地形呈“三山夹两谷”之势,更有独特的“九弯十八包”使得当地山林常年雾气缭绕。漫山遍野的青冈树木也为野生银耳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山林中还有着银耳的天然伴侣——香灰菌,其分解能力可以帮助银耳获得生长的必需营养。有了香灰菌和青冈树的协助,“雾露仙子”——银耳在此代代繁衍。
“通江银耳”是通江县特色产业的金字招牌。2017年8月,通江县为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步伐,成立了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推进工作组。县政协主席闫丕川任工作组组长,并确立了“一年止滑回升,三年实现倍增,五年稳步提升”的发展目标。闫丕川介绍说,经过近4年的努力,通江银耳(食用菌)产量产值创下历史新高,成功入围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单。区域品牌价值高达40亿余元,并带动8000余户20000余名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朵朵银耳富乡亲
在当地人眼中,“通江银耳”不仅是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还是真正的致富产业。2018年至2020年,通江银耳干耳产量分别达到33万公斤、37.5万公斤、39万公斤。目前,种植重点乡镇有30个,专业村有100个,专业合作社有80个。全县从事通江银耳种植的农户超过2万户,呈现出返乡创业人员增多、规模化栽培增多、种植大户增多的特点。当地以通江银耳为特色,带动了木耳、香菇、平菇、灵芝、羊肚菌等其他食用菌的发展。
中国通江银耳博物馆。记者 刘奕锋 摄
巴中市政协委员、农技专家李仁洲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通江银耳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要继续发挥优势、扩大优势。李仁洲建议,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增加科研所的设备设施,保障充足的科研经费,出台更加实惠有力的政策,提高耳农的生产积极性。
通江县银耳科研所所长赵树海一直从事银耳品种研究,参与制定银耳质量标准、等级规格等工作。“通江银耳质量当属业界标杆。”赵树海表示,目前《通江银耳等级规格》地方标准已颁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通江银耳》标准在修订之中,《通江银耳产品质量标准》已在省级有关部门申请立项待批复。
通江银耳作为骨干产业,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银耳干品、银耳面膜、银耳汤等精深加工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并借力“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走向世界。赵树海表示,如今,深度挖掘通江银耳文化,将通江银耳历史故事、诗词歌赋、专题展馆、文化遗产与通江银耳功能研发成果进行有机融合,拓展通江银耳产业在健康养生、休闲观光、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新业态是未来继续延伸品牌价值的方向。
乡村振兴看春在
春在镇棋子顶村是通江县政协对口帮扶的联系村。近年来,县政协派驻驻村队员,调动机关干部、政协委员和社会力量,帮助联系村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该村以传统种植、养殖特色农业产业为主,已集中建设了300余亩猕猴桃产业园,现已规模投产。目前,该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走进棋子顶村猕猴桃产业园,记者见到了园主王兴发。通过流转同村村民的350亩土地,王兴发搞起了猕猴桃产业,同时林下套种油菜、土豆、西瓜等作物。“今年种植情况良好,目前还套种了蓝莓,预计年底收成不错。”王兴发说。
通江县春在镇棋子顶村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方便村民就近务工。王加喜 摄
去年,县政协还协调帮助该村完成产业路硬化项目,为猕猴桃产业园提供肥料和技术支持,请来相关专家教授猕猴桃管护技术。目前,10余位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村民常年在王兴发的猕猴桃产业园中“打工”。64岁的刘群芳和68岁的严德贤表示,在这里每天工作8小时,日薪100元,还包午餐。由于离家近,在猕猴桃产业园务工的村民还可以照顾家里,幸福指数很高。
联合采访团在棋子顶村村民委员会见到了春在镇镇长吴东旭,他曾任该镇政协联络组组长。“春在镇紧邻县城城区,地理优势明显,正在打造‘春湖田园’产业园区。”吴东旭介绍说,下一步将为城区供应新鲜蔬菜,同时开发采摘园和体验园,吸引城镇居民节假日前来休闲观光,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抬眼望去,棋子顶村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每户门前都栽种着花草,设置有垃圾分类桶。脱贫户严培厚说:“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不仅有了更舒适的房子,更有心思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了。”
曾因学、因病致贫的严培厚一家在县政协的对口帮扶下如期脱贫。“大女儿大学毕业后成了平面设计师,二女儿在眉山读大二。”说起两个女儿,严培厚非常自豪。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严培厚学会了木工手艺,做一天手工活就能有两三百元的收入。妻子的病也得到了有效医治,如今在村里就近务工。
“红色”高速通四方
从春在镇返回通江县城的途中,联合采访团看见一条高速公路正在抓紧修建。那是镇(陕西省镇巴县)广(四川省广安市)高速公路王坪至通江段的建设现场。建成通车后,可打破川陕革命老区旅游发展壁垒,将邓小平故居、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资源连片成串,为通江红色旅游资源发展注入新动力。
6月1日,位于通江县境内的镇广高速王坪至通江段毛浴隧道双幅贯通。王坪至通江段高速有望在6月底前实现半幅通车,于年底建成通车。这是一条“红色”高速、数字高速、品质高速,不仅是出川重要通道,还将串联起川陕革命老区的红色景点。道路畅通了,将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对外交流。
由于该段高速公路定位为“红色”高速公路,在视觉设计上,将在保障安全驾驶的前提下,利用隧道空间展示红色主题文化。隧道将通过光线投影让司乘人员感受如爬雪山、过草地等的氛围,并在高速路段提供多种主题元素,如巴山红叶的展示等。闫丕川表示,我们正逢时代发展机遇期,完善区域干线路网,带动沿线优势资源开发,将助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旅游发展和农产品销售提供更多便利,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记者 陈冰馨)
记者手记
红军精神 永放光芒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走进革命老区、重温红色故事的意义是什么,是我在此次联合采访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我们越过巴山、来到川北,走进通江,寻找答案。我们来到毛浴古镇龙舌街74 号——毛浴坝会议会址所在地。如今,在这个人口不足两千人的小镇上,只有部分未被损毁的红军石刻和革命遗址留存下来,成为那段红色记忆的历史见证。
走在这条不算长的路上,看着墙上的铮铮誓言,听着老区人民诉说着当年的红军故事,不由感慨:纵然是百年历史弹指一挥间,但红军精神烙下的时代印记深深地镌刻在古镇的每一个角落,留在当地群众的记忆深处,不断被传颂着、被继承着。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红军用枪杆子打出来的。”徐向前元帅曾这样评价那段历史。当时不足23万人的通江,就有近5万人参加红军,无数先烈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25048名红军烈士长眠于此。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没有留下姓名。
86岁的退伍老兵郭仕映说,他家一门三父子、三代都是兵,或多或少是受了红军的影响。信仰的力量,根植于一代又一代通江人的心中。
也许,这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回顾共产党人曾经走过的路,不忘革命先辈来时的路,继续走好新时代前行的路。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节点,红军精神光彩依旧。
看今朝,50余万通江儿女,用他们的苦干实干、艰苦奋斗,书写了新时代通江儿女的奋斗史。纵然一路并非坦途,但老区人民不等、不靠、不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换来了今天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通江人用实际行动让红军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记者 姜寒冬) (转自《四川政协报》2021年6月17日02、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