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政协报:通江县 打造高品质银耳新“名片”

(点击图片查看来源)

 

编者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把县域经济作为2019年要抓的两件大事之一来谋划推动。此前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提出,进入新时代,四川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四有”:有基础,全省经济迈过万亿级台阶时间不断缩短,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能级加快提升;有潜力,县域居民消费需求日趋旺盛、迭代升级不断加快;有机遇,诸多国家级重大战略在川交汇、省委战略布局深入实施,为县域经济塑造了新优势;有条件,我省劳动人口富集、市场规模庞大,为县域经济提供了较好综合条件。在写好、写活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全省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纷纷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通过提案等多种形式,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一些县级政协在直接助推2018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先进县”“进步县”建设中,提供了生动的履职实践。

......

政协实践

通江县:打造高品质银耳新“名片”

9月26日,第七届四川农业合作发展大会暨农博会在成都开幕。巴中展馆内,通江银耳吸引了不少参展商的目光。“银耳是通江的名片,特别是这两年,通江银耳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都有很大提高,我特地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银耳货源。”来自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批发商方超表示。

通江县被誉为“中国银耳之乡”。近年来,通江县将“通江银耳”作为县域经济农业领域突破发展的着力点,县政协主动参与,全面剖析制约银耳产业发展的原因,“对症下药”务实推进,助推银耳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7年8月,通江县委、县政府为持续发展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成立了7个特色产业推进工作组,由县政协主抓主推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

通江县陈河乡陈家坝村村民正在晾摊段木银耳,为修剪银耳朵形作准备。程聪  

县政协组成7个小组,深入相关乡镇、部门和部分企业、产业基地、经销商户、种植农户,就耳林资源、菌种研发、产品质量、技术人才、专业市场及质量监管、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调查,全面掌握通江银耳产业的发展现状。

经过细致深入调研,县政协工作组找到了制约银耳产业发展的原因:品牌响但产量上不去、产业链条不长、抗风险能力弱……针对这些问题,县政协组织原县农业局、县银耳科研所、主产区乡镇和专业合作社、部分种植大户多次座谈研讨,并先后到福建省古田县、浙江省龙泉市、河南省信阳市取经,并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有关专家求教,寻求发展良方。

经过多方调研分析,县政协确立了通江银耳产业“一年止滑回升、三年实现倍增、五年稳步提升”的发展目标,并立即进行部署落实:组织力量对菌种研发集中攻关,并对生产销售、质量标准进行了规范统一;出台优惠政策,一次性投入300多万元,对规模发展银耳种植的农户给予补助,对龙头合作社进行补贴,同时将银耳生产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政协委员开展通江银耳现代产业园区规划与建设专题调研,为银耳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在县政协的努力下,当地银耳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高涨,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从2017年开始,县政协每年都组织牵头召开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动员会,对当年银耳产业发展作出部署安排。今年5月22日,2019年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推进工作会议在陈河乡召开,会上传来好消息:2019年,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重点乡(镇)由上年的23个扩大到30个;通江银耳用种量146万袋(瓶)、木耳用种量80万袋、香菇用种量100万袋,分别比上年增长35.2%、19%、23%。截至目前,通江银耳现代产业园区已新建标准化耳堂2450个,入驻企业、专合社和种植大户28家,银耳菌种用量74万袋(瓶),银耳生产及销售情况良好。会议还提出,要加快园区建设、强化科技支撑、搞好宣传推介、加强市场监管等要求。

“好多年没看到耳农家中收获这么多银耳了。县政协既为耳农争取补助奖励和保险政策,又经常性深入田间地头,牵头搞好技术指导,真正让银耳成了我们的‘摇钱树’。”通江县诺水河镇镇长闫军由衷感慨。

(杜甫 记者 阳亚舟) (转自《四川政协报》2019年10月15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