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日报:做强特色产业 擦亮金字招牌——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连创新高

(点击图片查看来源)

张学隆

通江,是中国银耳之乡。2017年8月,为促进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通江县成立了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推进工作组,确立了“一年止滑回升、三年实现倍增、五年稳步提升”的发展目标。历经两年的努力,通江银耳(食用菌)产量产值创下历史新高,成功入围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保护)百强榜单,区域品牌价值达35.47亿元。

出台优惠政策 注入产业发展催化剂

雨后的山间满目青翠。7月8日,在中国银耳发祥地——通江县陈河乡沿河两岸薄雾缭绕,一排排耳棚整齐有序,空气中弥漫着银耳的馨香和泥土的味道。

“老乡,今年的银耳怎么样?”几位忙着采收的工人抬头看了看:“你是来收银耳的?”说明来意后,一位中年妇女告诉笔者,这是漫山红农业科技公司新建的银耳(食用菌)产业基地。

在另一个耳棚里,笔者见到了正在翻耳棒的公司负责人李金勇。李金勇长期从事特色农业产业,“银耳生产成本高、风险大,以前不敢做大规模。去年还是有些犹豫,没有赶上头班车。”他说,受去年银耳产值创下历史新高的效应刺激,加上县委、县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的决定》和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年前就迅速筹集了200多万元资金,建起有100多个耳棚的基地。

站在棚外的田埂上,李金勇边走边介绍,目前采收期还未过半,产量就已经超过了往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就像一支催化剂,激发了公司企业、专合社、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不仅带动了周边劳动力就业,还吸引了不少在外人士返乡创业。

“照目前的势头,明年规模会更大。”陈河乡党委书记杨继介绍,通江现有150万亩青冈林资源,为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县上已在该乡建起了青冈树苗圃基地,把新植耳林任务作了硬性要求。

做好风险防范 吃下产业发展定心丸

通江银耳是通江绿色生态产业的一张名片。得天独厚的资源、传统的栽培技艺铸就了独特的品质。早在2004年,通江银耳就被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名录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录,先后被评为“四川十大特产”“天府七珍”“中国驰名商标”,在国家、省、市和各类博览会评比中,获得多项金奖和众多荣誉。

如此好的农产品,为何以前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不高?陈河乡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易奎说,通江银耳除了本身生产成本较高外,还有菌种生产标准不统一,风险大,结果无保障等问题;加上一些不法商贩用外来袋料银耳冒充通江段木银耳牟利,严重伤害了企业和耳农的积极性。去年,市、县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打假行动,组建了科研攻关和技术指导团队,严格菌种生产标准和准入制度,现状才得到改变。

“看到别人种银耳赚了钱,今年也试种了10袋菌种,没想到现在就已经收了15斤干银耳。”涪阳镇下江口村村民张传贵捧起刚烘干的银耳,笑得格外开心。

为解决发展资金问题,推进工作组协调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在全县创新推出了“通江银耳快农贷”和“信用村建设”服务项目,将通江银耳(食用菌)生产纳入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奖补范畴,让企业和农户既有了资金来源,又没了后顾之忧。

“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降低了种植风险,是推动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键。”县政协党组副书记、推进工作组副组长魏福德说,仅去年就为全县10个乡镇提供了1364万元的风险保障。

打造完整链条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通江银耳的品质和食药兼具的特性远近闻名。统计显示,2019年,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重点乡(镇)由上年的23个增加到了30个,银耳标准菌种用量146万袋(瓶)、木耳用种量80万袋、香菇用种量100万袋,分别比2018年增长35.2%、19%、23%。

产量起来了,唯有实现产值的大幅提升才是王道。推进工作组多次邀请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深入实地调研,开展菌种、生产技术、精深加工的科技攻关,共同破解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困局。通过招商引资,四川芊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春在工业园,工厂化栽培海鲜菇,日产量达45吨,年产值达1.4亿元,产品现已销往成都、西安、重庆等地。

在春在工业园的润耳科技公司,工人们正在全封闭的车间里忙碌着,纯天然的通江银耳经过熬制、提取、配料、灌装、检测、包装等一道道工序后,摇身变成面膜走向全国各地,日产量5万多张。

自去年开始,每到银耳采收季节,北京同仁堂药业就会派专人上门收购。而总部位于重庆的太极集团也看到了市场潜力,今年5月,太极集团与通江县签订合作协议,投资3亿元在陈河乡建设年产500万盒的银耳莲子颗粒生产线。仅仅两年时间,通江银耳完成了从农产品到护肤品和药品的华丽转身,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占领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县委把做大做强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的重任交给县政协,我们就必须真抓实干,通过挖掘银耳文化、打造特色小镇、推出旅游线路等,实现产旅融合发展,将银耳(食用菌)产业做成助力脱贫攻坚、促进群众致富增收、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通江县政协主席、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推进工作组组长闫丕川如是说。(转自《巴中日报》2019年8月5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