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大做强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强化科技支撑作用,让科技研发占领通江银耳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引领通江银耳产业快速实现倍增,12月5日,县政协主席、通江银耳产业推进工作组组长闫丕川前往成都中医药大学就通江银耳标准研究与产业化科技合作进行专题研讨。研讨会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任吴纯洁教授主持,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党委书记姜卫东及其研发团队、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推进工作组有关负责人、通江银耳科研所、四川省千方中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及其技术团队参加会议。
会上,吴纯洁教授介绍了自去年签订通江银耳标准及产业化研究“五方合作协议”以来的科技合作进展情况。他指出,自签订“五方合作协议”以来,中医药大学成立了通江银耳专门课题组,与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研发团队一道进行了采样检测、分析讨论,取得了初步的检测结果,但通江银耳的专属性指标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研究。近期,省政府为加大四川道地中药材产业开发,拟由川投公司专门成立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投资公司牵头开发四川道地中药材,先期工作将针对四川道地中药材的“三标准、五规范、两体系”入手,前期重点工作是对四川产道地药材品种进行摸底调查,这将为通江银耳作为道地中药材开发提供重要发展机遇,将加快通江银耳重大科技攻关步伐,努力为革命老区通江人民脱贫奔康作出积极贡献。
闫丕川向与会人员系统介绍了通江银耳产业推进情况。他说,通江银耳产业是通江县的特色产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特色产业推进工作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通江银耳产业实现了止滑回升,产量产值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特别是今年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的决定》,为通江银耳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政策保障,更加坚定了企业和耳农的种植信心。但在通江银耳产业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科研攻关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菌种研究与生产水平还较落后、通江银耳药用开发价值不够、通江银耳品牌保护任务艰巨、通江银耳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不长等问题,需要切实加以解决。2019年,通江银耳产业发展要坚持点面结合,布局上将向全县拓展,并规划建设以通江银耳发源地陈河乡为核心的通江银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此强化示范引领和带动辐射能力;坚持数质并重,强化科技合作,努力在菌种科技攻关、产品质量标准制定、生产工艺创新、精深加工研发等方面形成产学研良性发展格局;加强宣传推介,将通过市场专项打假、户外广告及主流媒体公益宣传、举办第四届通江银耳节等加大通江银耳品牌宣传和保护;在落实通江银耳产业发展的专项决定基础之上,还将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到通江银耳产业发展中来。希望协议各方信守承诺,持续推进,尽快有一个科学的结果认定,为通江银耳标准制定提供科技支撑。
会上,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党委书记姜卫东回顾了“五方合作协议”实施情况。他指出,通江银耳是一个非常有地标性的产品,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研究、宣传工作。特别是省政府将对四川道地中药材进行产业化开发,并指定省食品药品监督局牵头,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承担基础调研,争取将通江银耳纳入重点品种调查对象。建议通江在发展通江银耳产业时,应对种植企业和农户加强科学引导和实地指导,并从规范种子种苗入手,保证通江银耳作为道地中药材的特性。
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研发团队还就前期对通江银耳开展的品质检测研究进展工作进行了专门汇报,重点围绕通江银耳与其它产地银耳在小分子上、原料来源上、外观辨识及气味等差异上进行分析,为找出通江银耳的专属性指标、通江银耳品质界定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