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来源)
为将通江银耳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017年8月,通江县成立了包括银耳(食用菌)产业在内的7个特色产业推进组,由县政协主席担任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推进组组长。时隔一年,通江银耳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查根源 市场低迷困局待解
8月20日,从通江县城出发,沿诺水河逆流而上,50分钟左右便到达陈河乡街道。在临街的土特产门市部,种植户易奎热情地邀请笔者前往他的种植基地参观。
“这里气候温润,常年云雾缭绕,当地有‘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一说。”汽车在村道上盘旋而上,易奎指着窗外的景色介绍道。通江银耳的种植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受外地袋料银耳价格的影响,加上菌种生产不规范、质量参差不齐,种植风险较大。近年来,当地农户的种植积极性逐年下降,导致产量逐年下滑。
银耳是通江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通江特色农产品的一张金字招牌。去年年底,县政协组织县农业局、县银耳科研所、主产区乡镇和专业合作社、部分种植大户多次座谈研讨,并带队赴福建、河南、陕西等地考察学习,共同探寻通江银耳发展大计。
“全国其他地方的银耳基本上都是袋料银耳,原材料和种植技艺与通江段木银耳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通江县农业局总农艺师李仁洲介绍,由于大部分消费者无法区分袋料银耳和通江段木银耳,加上一些经销商鱼目混珠、以次充好,使通江银耳销售价格一度受挫,甚至连成本价都难以维持,产业发展陷入尴尬境地。
添底气 重拾耳农种植信心
走进陈河乡白草池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银耳清香。在遮阳棚下的耳棚里,一排排耳棒摆放有序,朵朵洁白无瑕的银耳花在水雾里显得格外妩媚。烘干房里则是另一番景象:几名外来经销商察看了装在大塑料袋里的成品后,争相出价购买……
近年来,通江县通过招商引资和鼓励在外人员返乡创业,采取“公司+专合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带动了一批农户增收致富。通江裕德源公司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家,公司老总陈彬在六七年前放弃了在达州市做得红火的房地产事业,回到家乡倾其所有,一鼓作气在陈河乡陈家坝村、诺水河镇梓潼村、高明新区的周子坪建成了3个种植基地。不少农户通过在基地务工,既学到了种植技术,又增加了家庭收入。
自银耳(食用菌)产业推进组成立之后,在通江县政协的牵头下,该县组织力量对菌种研发集中攻关,并对生产销售、质量标准进行了规范统一。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优惠政策,一次性投入300多万元,对规模发展银耳种植的农户给予1元/段的补助,对龙头合作社进行10万元至20万元的补贴,同时将银耳生产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按实际保费75%进行补贴,极大降低了种植风险,增强了耳农的种植信心。
涪阳镇石龙寺村是县政协的帮扶联系村。村民王正强以前整天为一家老小的生计犯愁,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如今他已成为银耳种植大户。算起今年的收成,老王笑得合不拢嘴。
护品牌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通江银耳”早在2015年就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但是大品牌小规模,缺乏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加上很多商贩经常以假乱真,严重损害了通江银耳的品牌形象。”县银耳科研所副所长张传锐一语中的。
由于受到资源有序利用、环境气候等多方面影响,通江段木银耳只能采取传统工艺进行生产。其原材料采用大巴山上特有的初皮青杠树,一般要生长七年,第八个年头才能采伐产耳,所以有“坐七砍八”的传统和“七年青杠木,一碗银耳汤”之说。据陈彬介绍,袋料银耳能够规模化生产,成品每斤30元左右,“而段木银耳仅成本就需要六七百元一斤”。
“县委、县政府从政策支持、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和精深加工方面,都出台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和帮扶办法。”县政协党组副书记、银耳(食用菌)产业推进组副组长魏福德称,今年全县接种108万袋,比去年增加3.6倍,种植量和产量都超过历史记录。尤其是部分企业新建的银耳面膜生产线已投产,且产品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
“为了将银耳(食用菌)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成为帮助群众稳定脱贫、快速致富的支柱产业,通江县确立了‘一年止滑回升、三年实现倍增、五年稳步提升’的发展目标。”县政协主席、银耳(食用菌)产业推进组组长闫丕川对此信心十足。他表示,通江银耳是通江实现绿色崛起的一张名片,将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产业发展机制的基础上,同步加大品牌宣传和保护力度,通过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和品牌振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张学隆(转自《四川政协报》2018年09月06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