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来源)
乡贤,即乡间贤能。他们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邻间威望高、口碑好,是基层组织的特殊依靠力量。乡贤文化是扎根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以乡愁为基因、以乡情为纽带、以乡贤为楷模、以乡村为空间,实现教化乡里、涵育乡风、促进乡村治理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既要继承和发扬,又要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当前处于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面对时代的考验,发挥政协独特优势,扩大团结面,增进共识度,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政协义不容辞的责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通江加快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县、增强群众获得感、提升社会满意度的迫切需要,是县政协落实县委要求,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具体体现。
第一,培育一个组织。乡贤是乡村社会的精英,是保证乡村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力量,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又是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的的重要力量,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又是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的实践者,更是乡风文明的引领者。如何把这些乡贤评选出来,把乡贤作用发挥好,关键在于群众公认度和社会影响力。为此,我们通过培育一个民间社团组织,即成立通江乡贤研究会,县政协成立乡贤工作指导小组加强指导。首先,通江乡贤研究会的组成人员必须选配好,这是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具体实施乡贤文化的研究与学术交流、搞好乡贤评选、组织出版乡贤文化研究刊物、开展乡贤文化实践活动的重要前提。其次,各乡镇成立乡贤研究分会,配合通江乡贤研究会做好乡贤工作,组织联谊、增进乡情,加强联络、听取乡音,推荐乡贤、参与乡事。把评选乡贤的权利交给群众,通过群众举贤,选出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热心敬业、群众公认的道德标杆和社会榜样。
第二,抓住两条主线。乡贤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社会相契合、传统与现代相对接的文化,既要发扬传统乡贤品格,又要凝练现代乡贤品格。一方面,要深度挖掘,夯实传承发展根基。通过史料研究,把通江“三李”(李蕃,李钟壁,李钟峨)和通江“十大将军”(何正文、傅崇碧、陈彬等)等历史乡贤宣传好,增强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搜集,去芜存菁,搞好家风家训的完善提升工作,把启迪童蒙、励志劝学、明德向善、富有影响的家风家训文化精髓提炼出来,融入到乡村治理,充实村规民约,培育良好乡风民风。另一方面,要注重培育,谋求创新发展突破。组织力量,通过干部下乡访贤、基层群众荐贤、礼贤下士拜贤、深入基层寻贤、优化环境招贤等方式,注重发挥在外成功人士和本地创业人士、离退休干部、知识分子、外来企业家等的引领作用,在挖掘整理传统先贤思想精神基础之上,培养一大批有见识、有担当、有威望又自愿扎根乡土的新乡贤。
第三,开展三项活动。开展乡贤培树活动。围绕树乡贤、学乡贤、用乡贤,把乡贤选出来、树起来。要严把乡贤质量关,每年组织一次乡贤评选活动,选出对社会公众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社会贤达。整个评选工作,要依托乡贤研究会和各乡镇分会,采取推荐、评选、公示、认定的方式进行,必须严格标准、层层把关、宁缺毋滥。开展乡贤文艺创作活动。丰富乡贤文化元素,出版一批乡贤文化研究丛书,编写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组织一批贴近群众生活的巡回演讲,形成乡贤队伍明星闪烁、群星璀璨的榜样效应。开展乡贤文化“进厅堂、进课堂、进讲堂、进礼堂”活动。乡贤文化进厅堂,就是以孝道文化为基础,以“家风家训”为载体,通过“晒家书传家风”“讲家训倡新风”“家训族规诵读会”“孝星”评选等活动,涵育重德家风;乡贤文化进课堂,就是以“乡土教育”为载体,让“乡贤文化”走进校园,培树崇文学风,引导青少年孝老爱亲、尊师重道、见贤思齐、励志成才,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乡贤文化进讲堂,就是以“道德讲堂”“农民夜校”为载体,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和基层群众这个“绝大多数”,让全县上下敬乡贤、学乡贤、颂乡贤、做乡贤,从而引导社会风气,自觉提升道德文明素质和自我管理服务能力;乡贤文化进礼堂,就是以“群众文化”为载体,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作为宣讲乡贤文化的重要阵地,把乡贤文化和乡贤精神转为口耳相传的话语,引领文明新风。同时开设乡贤文化专栏,成立“乡贤宣讲团”,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开展乡贤文化宣传,讲有温度的故事,使其潜移默化地入耳入脑入心,达到淳化质朴民风的目的。
第四,建立四种机制。建立乡贤评选机制。制定好乡贤研究会章程,明确入会条件、职能职责,使工作有章可循;建立乡贤评选办法,明确评选标准、规范评选程序,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执行乡贤管理规定,明确准入条件,建立退出机制,确保乡贤队伍的纯洁性和认可度。建立乡贤服务机制。根据在乡乡贤、离乡乡贤、外来乡贤的具体情况,主动对接,热情服务,让在乡乡贤有责任感,让离乡乡贤有归属感,让外来乡贤有认同感。建立乡贤参事机制。搭建新乡贤投身乡村建设的平台,鼓励品行正、威望高、口碑好的新乡贤做好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协助基层组织参与调解矛盾纠纷、民主监督村(社区)事务、引导乡风文明等群众性工作,以嘉言懿行垂范乡民邻里,提升群众满意度。建立乡贤礼遇机制。鼓励支持符合条件、有参政议政能力的新乡贤参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各级基层组织把符合条件的新乡贤纳入基层后备干部人才培养;探索建立决策建议“智囊团”、创业致富“导师团”等,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让乡贤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作者系通江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转自《巴中日报》2018年05月25日A5版)